【健康科普】11月17日,世界慢阻肺日
今年11月17日
是世界第19个慢阻肺日
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
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
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
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“健康呼吸,无与伦比”
...

什么是慢阻肺?
“慢阻肺”全称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”,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肺部疾病,并可能造成肺功能的持续下降,最终导致肺心病,呼吸衰竭,引发多种合并症。目前,慢阻肺仍是一种不能被治愈的疾病。
但是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,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,可以让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,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。
慢阻肺急性加重
当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情况时,您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!
√ 使用吸入治疗药物后仍旧无法阻止气促或喘鸣;
√ 咳出痰的颜色、气味、数量及粘稠度有改变;
√ 出现脚踝肿胀或肿胀加剧;
√ 半夜因气促醒来超过一次;
√ 感到极其疲倦超过一天;
√ 持续发烧。
慢阻肺的自我管理
虽然慢阻肺尚不能治愈,但可以通过疾病的自我管理有效实现控制症状,预防急性加重,延缓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!
非药物治疗:
1.戒烟。无论是稳定期还是急性发作期,戒烟都是首先要做的事情,改善室内空气污染,保持适当通风。
2.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,推荐每年九至十一月进行。
3.氧疗。具体是否需要吸氧,可遵循医生的建议。
药物治疗:
1.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
2.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
3.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
积极进行康复训练
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训练和体力训练
缩唇呼吸法:用鼻吸气,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,以能使距离口唇30厘米处与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。每天3次,每次30分钟。
腹式呼吸锻炼:患者取立位或坐位,放松做深呼吸,吸气时尽力挺腹,呼气时腹部内陷,尽量将气呼出,一般吸气2秒,呼气4-6秒。用鼻吸气,用口呼气,要求缓呼深吸,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-8次左右,开始每日2次,每次10-15分钟。

体力训练: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,例如步行、爬斜坡、上下楼梯及慢跑等。
自我监测,定期随访
慢阻肺时慢性进展性疾病,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,除了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外,还需遵照医嘱,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(建议每3个月呼吸科门诊随访)。